您现在的位置是:休闲 >>正文
“以大为美”风格再起!上证50跑赢各大指数 权重股成资金宠儿 这些行业被重点配置
休闲85人已围观
简介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今年以来,A股市场整体表现出色,各大指数重心均持续上移。其中,代表“权重股”的上证50指数大幅拉升,截止今日(1月13日)收盘,其年内上涨近5. ...
炒股就看,以大为美权威,风格专业,再起指数资金置及时,上证全面,跑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各大股成
今年以来,权重A股市场整体表现出色,宠儿各大指数重心均持续上移。行业其中,被重代表“权重股”的点配上证50指数大幅拉升,截止今日(1月13日)收盘,以大为美其年内上涨近5.8%,风格同时较之去年11月低点处累计反弹超20%,再起指数资金置大幅跑赢其他主流宽基指数。上证
上证50跨年活跃,权重股反弹迅猛
2022年7月至10月,受赛道股集体调整影响,加之行业新老龙头集体重挫,一度大幅承压,累计回调近25%,并于去年10月31日刷新近3年低点。不过,随着时间进入同年11月后,上证50指数一改此前“颓势”而大幅拉升,其强劲的走势成功跨年至今。从数据上看,不论是去年11月低点至今还是仅以今年年内涨幅来计算,上证50指数的区间涨幅均位于所有重要市场指数的前列。
注:各大重要指数近期涨跌幅对比(截止1月13日收盘)
上证50指数的“复苏”代表着市场重新偏好权重龙头股,同时也是对此前火热的大消费与大金融行情在指数层面的映射。据悉,上证50指数是由沪市A股中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组成,反映了上海证券市场最有影响力龙头公司股价表现。当前,上证50指数对应总市值约18万亿元,从成分组成来看,大金融、大消费板块占据了指数的半壁江山,此外,信息技术、医药、能源、房地产等也占据相当比重。
注:2022年11月以来至今各行业涨跌幅排行(截止2023年1月13日)
近段时间以来,受益于防疫政策优化,加之房地产等方向的稳增长政策不断落地,消费、地产、金融等板块均表现活跃,拉动上证50指数迎来修复。目前,支持房地产企业融资的“三支箭”全部射出,在经济预期修复下,以大消费和大金融为主要成分的上证50指数有望持续受益。此外,去年年末正式挂牌交易的上证50股指期权也提振市场人气,场内衍生品进一步扩容。
以大为美成为亮点,这些行业倍受青睐
相较于此前小市值股为王的“炒小”行情,去年11月至今的市场行情中,各路资金逐步偏好“以大为美”。具体个股方面,此轮行情中(2022.11.1-2023.1.13),50只成分股中43只迎来上涨,“胜率”占比近86%,其中,以47.9%的涨幅位列榜单冠军,其余涨幅超40%的个股还有(45.8%)、(44.8%)、(43%)、(42.5%)以及(41.6%)。
注:此轮反弹行情中涨幅前20股(区间涨幅:2022.11.1-2023.1.13)
从行业角度来看,除去仅有单股的板块,上证50指数个股分行业平均涨幅榜中,食品饮料概念以35.13%的涨幅位居行业平均涨幅榜第一,非银金融、有色金属、电子、银行股行业平均涨幅也超20%。不过,相较于上述的“优等生”,电力设备行业则表现不佳,4只概念股平均跌近0.81%。此外,若将仅有单股的板块也一同统计,商贸零售板块(中国中免)以42.49%的成绩排名第一,而军工板块则以14.23%的跌幅位居末尾。
注:上证50成分股分行业平均涨幅(区间涨幅:2022.11.1-2023.1.13)
对于后市,近日指出,疫后经济的深蹲起跳+本月潜在的联储转向信号,是接下来市场全面上行的两大动力,持50过节是加强进攻的首选,节后蓝筹先搭完台,成长再唱戏,市场有望再上一层楼。则认为,短期来看,业绩预告披露是影响风格的重要变量,参考历史经验,预计今年春节前后很可能会演绎经典“从上证50到科创50”的局面。中长期而言,宏观经济和增量资金是关键,展望2023年,经济温和复苏,流动性温和改善,在产业政策和趋势驱动下,小盘成长占优的概率可能更大。
(文章来源:财联社)
Tags:
相关文章
唯品会Q3营收同比下降13.3% 归属于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168.4%
休闲11月22日,VIPS.US)公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财报显示,该公司Q3总净营收216亿元人民币,下同),上年同期为249亿元,同比下降13.3%;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17亿元,上年同期为6. ...
【休闲】
阅读更多上海“白名单”企业陆续复工复产,正积极推进员工返厂
休闲“只要能复工就能给客户发货,这是我们最着急的事。”上海申狮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他们现在正在全力推动复工复产。随着上海市第一批、第二批复工复产企业白名单的发布,半导体、医药、汽车制造等产业 ...
【休闲】
阅读更多银保监会:2021年保险业净利润为2197亿元
休闲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本报记者 苏向杲见习记者 杨 洁4月29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2021年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工作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通报》表示,20 ...
【休闲】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