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娱乐 >>正文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2年第三季度例会
娱乐81453人已围观
简介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第三季度总第98次)例会于9月23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分析了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会议认为,今年以来我国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实施宏观政策,最大程度稳住经 ...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第三季度(总第98次)例会于9月23日在北京召开。中国政策
会议分析了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人民会议认为,银行今年以来我国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货币会召有效实施宏观政策,开年最大程度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第季度例稳健的中国政策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保持连续性、人民稳定性、银行可持续性,货币会召科学管理市场预期,开年切实服务实体经济,第季度例有效防控金融风险。中国政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红利持续释放,人民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增强,银行贷款利率稳中有降,人民币汇率预期总体平稳,双向浮动、弹性增强,发挥了宏观经济稳定器功能。
会议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高位运行,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总体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但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要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主动应对,攻坚克难,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着力稳就业和稳物价,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重点发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内粮食稳产增产、能源市场平稳运行的有利条件下,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继续做好“加法”,强化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行业的支持,支持金融机构发放制造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落实好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和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综合施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支持银行补充资本,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优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坚持“风险中性”理念,加强预期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努力做到金融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与民营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相适应,以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优化大宗消费品和社会服务领域消费金融服务,继续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和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保交楼”专项借款加快落地使用并视需要适当加大力度,引导商业银行提供配套融资支持,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对平台经济实施常态化监管。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
会议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进一步加强部门间政策协调,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把握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统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与防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兼货币政策委员会主席易纲主持,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连维良、许宏才、刘国强、康义、郭树清、易会满、潘功胜、刘世锦、蔡昉、王一鸣出席会议。丁学东、张青松、田国立因公务请假。(完)
Tags:
相关文章
工商银行信用卡上半年消费额同比下降8.53% 信用卡透支不良贷款率升至2.24%
娱乐中国网财经8月31日讯 昨日,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其中披露该行信用卡业务部分业绩。截至6月末,工商银行信用卡发卡量由2021年末1.63亿张增至1.64亿张;信用卡透支余额由2021年末6923 ...
【娱乐】
阅读更多吐故纳新 中信银行数字化转型跑出“加速度”
娱乐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既是银行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手段,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由科技年投入不足20亿元、总行端科技人员不足300人,向年投入超70亿元、全行科技人员规模超4000人的跨越式 ...
【娱乐】
阅读更多9家银行探路数字藏品引“新潮” 机构入场名单不断扩容
娱乐本报记者 李 冰数字藏品正在吸引更多的银行机构入场。此前,发布手机银行8.0版本,并推出工商银行数字藏品馆。据不完全统计,年内已有9家银行官宣入局数字藏品赛道。业界普遍认为,在金融服务同质化凸显的现在 ...
【娱乐】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