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娱乐 >>正文
股价下跌、资金压力,飞天云动元宇宙一飞冲天难
娱乐15人已围观
简介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于斌来源:互联网分析师于斌ID:fenxishiyubin)当前,元宇宙风口正盛,来自各方的入局者众多,相关领域消息频传。近日,我国元宇宙领域传 ...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下跌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于斌
来源:互联网分析师于斌(ID:fenxishiyubin)
当前,元宇宙风口正盛,资金宙飞来自各方的压力云动元宇入局者众多,相关领域消息频传。飞天近日,冲天我国元宇宙领域传出新消息,下跌北京飞天云动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登录港交所主板,资金宙飞成为了我国第一家港股元宇宙领域上市公司。压力云动元宇港股“元宇宙第一股”的飞天出现,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冲天广泛讨论。
不过,下跌喜提我国港股“元宇宙第一股”的资金宙飞飞天云动,很快就面临了新的压力云动元宇挑战。在上市首日,飞天飞天云动股价持续走低,冲天最终以首日破发的结果收盘,第二日的股市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开局不利的上市路,让许多业内人士为飞天云动元宇宙的未来发展捏了把汗。
上市热度之下,飞天云动正在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飞天云动元宇宙营销服务过重的业务结构、资金承压的经营现状、研发占比不断下滑等问题也随着公众的关注浮出水面。此时的飞天云动压力山大,上市后的飞天云动元宇宙究竟能否低开高走,逆转上市开局不利的表现?答案还有待考量。
01
“元宇宙第一股”开局不利
随着元宇宙概念的日渐火热,众多企业押宝元宇宙,飞天云动就是其中之一。2021年11月底,以手游业务为主的掌中飞天科技正式更名飞天云动,切入元宇宙赛道。不久后,飞天云动便向港交所递表,开始争当我国“元宇宙第一股”的上市路。
细看飞天云动元宇宙上市,一路以来还算顺利。2021年第一次递表未果后,今年7月,飞天云动在港交所第二次递表提交上市申请。随后,9月中便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并开始在资本市场招股。10月18日,飞天云动便正式挂牌港交所,成为了港股元宇宙上市公司。
不过,上市后的飞天云动似乎没能延续上市前的顺风顺水,上市首日表现并不理想。数据显示,飞天云动在上市首日的发行价为2.21港元/股,开盘后开始逐渐走低,最低时跌至了1.98港元/股,最终以2.12港元/股的价格收盘。
上市首日即破发,当日,飞天云动股价跌幅为4.07%,市值也从40亿港元收缩至37亿港元左右。第二日,飞天云动也没能逆转下滑态势,股价总体继续下挫,10月19日股价跌降幅度再次扩大,达到了4.25%。同时,经过连续两个交易日的下滑,飞天云动市值收缩至36.7亿港元。
这样开局不利的股市表现难免给飞天云动带来了冲击,业内人士对于飞天云动元宇宙的讨论也随之火爆。股价下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港股“元宇宙第一股”的名号并未帮助飞天云动吸引到投资者的追捧,资本市场对于飞天云动元宇宙仍然保持着冷静的观望态度。
事实上,资本市场的态度并不令人意外。此前已有媒体指出,飞天云动在本次上市递表中存在对“元宇宙”过分强调的现象。据统计,飞天云动第一次递表时,招股书提到元宇宙超250次,本次递表中招股书提到元宇宙超过了300次。针对这一现象,专业人士提出了飞天云动可能存在蹭“元宇宙”的嫌疑,提醒投资者应当谨慎观望。
挂牌港交所顺利上市,对于飞天云动而言的确是好消息。不过,风光背后,飞天云动也应当及时关注到上市开局不利背后暗藏的发展隐忧。
02
营销业务过重,公司资金承压
从飞天云动的业务结构上看,飞天云动当前主要包括AR/VR营销服务、AR/VR内容、AR/VRSaaS、IP四部分业务。根据本次上市的招股书披露,飞天云动的AR/VR营销服务板块是公司主营业务,通过VR/AR互动的形式制作广告,并寻找投放渠道,从而为广告客户提供营销服务。
作为飞天云动主营业务, AR/VR营销服务的营收占公司总收入比例逐年增长。数据显示,在招股书报告期内,飞天云动 AR/VR营销服务收入占比从2019年的54.6%增长至2021年的63.2%,截止到2022年第一季度,该业务占比已经超过了七成,高达72.3%。
遗憾的是,作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营销业务却是飞天云动几大业务中毛利率最低的板块。营销业务盈利难的主要原因在于,飞天云动的营销服务需要保持着高曝光度来获取流量,而近年来流量获取成本攀升,使得飞天云动的营销业务越发难做。
根据招股书披露数据,2018年,飞天云动的流量获取成本为0.513亿,占据总收入成本比例53.7%,尚在可接受范围。此后几年间,流量获取成本却一路走高。在2019年突破一亿元大关后,2021年飞天云动的流量获取成本突破了三亿元,占据同期总收入成本74.2%。今年,飞天云动的流量获取成本仍然居高不下,第一季度流量获取成本占总收入成本的比例高达81.5%。
除了流量获取成本过高造成的资金压力外,飞天云动的营销业务还为公司带来了供应商“压资金”的问题。据悉,为了提升公司在市场上的议价能力,飞天云动一直向主要供货商支付着大额的预付款项。今年一季度,飞天云动向五大供货商成本付款的开支已经占据了相关收入成本54.2%。
飞天云动也在招股书中直言:“预付款一般不可退还,我们将不能够用退款作预付款项以减低任何我们经营现金流量的压力,及对我们的经营现金流量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尽管飞天云动已经意识到了营销业务预付款带来的负面影响,但似乎始终没能对此现象进行改善。今年一季度,飞天云动用于获取广告流量的预付款总额为1.7亿元,今年单季度预付款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预付款总额。恐怕未来一段时间内,飞天云动的资金压力难以改善。
花费大量成本和采取预付款来获得用户和流量的方式,正在使得飞天云动资金不断承压。在2021年发展元宇宙业务后,营销业务的各方面投入占比仍在不断提高。而未来飞天云动元宇宙的扩张、新产品及服务投资,也会进一步产生资金需求,飞天云动的资金压力或许还将加剧。
重度依靠毛利率偏低的营销业务,对于飞天云动元宇宙的未来发展究竟是不是好的选择?这是飞天云动需要尽早思考的问题。
03
含“元”量不足,研发占比下滑
事实上,自从飞天云动切入元宇宙赛道计划上市以来,业内就一直存在对于飞天云动含“元”量不足的质疑。业内人士对于飞天云动含“元”量不足的质疑主要来自公司科技底蕴不足,难以撑起元宇宙,以及元宇宙平台计划不够完善,未来发展模糊两部分。
一方面,飞天云动的前身是掌中飞天科技。作为一家主营手游研发和发行业务的公司,掌中飞天科技在2019年才完成向AR/VR方面的内容和服务转型,2021年底更名飞天云动后开始布局元宇宙领域。
在AR/VR内容及服务市场上,竞争者一向众多。据艾瑞咨询数据,中国AR/VR內容及服务市场竞争者已经超过5000家。相比于其他元宇宙企业,飞天云动还处于发展探索期。而元宇宙的核心竞争力本就来自于科技,业内人士因公司科技底蕴不足对飞天云动提出质疑,也是情有可原。
另一方面,从招股书中不难发现,尽管飞天云动提到了318次“元宇宙”,但飞天云动的整个飞天元宇宙平台计划仍然处于非常初步的阶段,并且还没能找到稳定的变现业务模式,公司主营业务仍然是原有的营销服务。也就是说,飞天云动元宇宙目前还停留在计划设想阶段,并未实现真正落地,未来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飞天云动元宇宙含“元”量不足的质疑尚未褪去,公司的研发支出占比还在逐年下滑。2018年到2021年间,飞天云动的研发费用始终停留在一两千万元,费用占同期总收入比例从2018年的4.6%下滑到了2021年3.6%。2022年第一季度研发投入占比仍然保持在3.6%。
相比之下,同样以手游业务著称的Unity研发支出高达1.15亿美元,占总收入比例接近百分之二十。相比于同赛道厂商20%左右的研发投入,以“元宇宙”为卖点的飞天云动只拿出了不足5%的研发投入,明显不够充分。这也不免令人担忧,研发费用逐年下滑还在持续,不将研发作为重点的飞天云动元宇宙真的能够实现元宇宙造梦落地吗?
含“元”量存疑、研发费用下滑,即使紧贴元宇宙概念热点,飞天云动元宇宙业务想要实现真正落地,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04
结语
从上市首日破发的表现来看,飞天云动元宇宙还是不能过早沉浸在上市的喜悦之中。而对于其是否需要调整公司业务结构、如何缓解营销服务带来的资金压力,以及元宇宙平台计划何时能够真正落地,都是飞天云动亟待解决的诸多难题。
无论如何,成功上市成为我国“元宇宙第一股”,对于飞天云动和我国元宇宙相关产业都是好事一件。切入元宇宙赛道,未来的飞天云动还将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希望飞天云动能够抓住机遇、顶住压力,让其成为元宇宙领域真正的一骑绝尘。
Tags:
相关文章
八部门:支持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内企业债券融资
娱乐财联社11月21日电,人民银行等八部门印发。其中提到,支持试验区内企业债券融资。在依法合规前提下,推动试验区内相关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区域性股权市场发行创业投资基金类债券、双创孵化专 ...
【娱乐】
阅读更多光大期货【铝】:供需转向 铝存支撑
娱乐上周铝价震荡偏强,11日收至18755元/吨,周度涨幅2.01%。1.供给:预计11月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在4051万吨附近,产量在332万吨。枯水季电力紧张发酵,云南减产和四川缓复产仍是主要焦点,广西 ...
【娱乐】
阅读更多税优健康险拟扩容 业界期盼税优额度更“解渴”
娱乐税优健康险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记者11月13日获悉,银保监会近日下发《关于扩大商业健康保险优惠政策适用产品范围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现行的《个人税收优惠型保险业务管理暂行办 ...
【娱乐】
阅读更多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链接
- 国际金价小幅反弹 市场期待美联储能展现新思维
- 湖北保险行业协会管春林:推动清廉金融文化融入行业自律和机构的公司治理中
- 商务部:将落实好稳外贸政策措施 帮助广大外贸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 保险如何发挥“稳定器”作用?2022中国保险业创新与发展论坛明日启幕
- 自称30万内最好纯电SUV 恒驰5预售17.9万元 今年10月首批交付
- 老龙头又发威! 中通客车打开跌停涨近5%,汽车主线再聚人气,关注景气延伸细分机会
- 中国央行:中国6月末外汇储备报30712.7亿美元 环比减少565.1亿美元
- 华润三九收购昆药集团股权案通过反垄断审查 称“交易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 华硕发布新款ROG真无线耳机,支持蓝牙/有线双模连接
- 瑞信:维持建设银行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8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