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综合 >>正文

专家解读上海经济前三季度V型反转:全年正增长可期

综合6246人已围观

简介2022年前三季度,上海GDP累计为30956.6亿元,经济总量继续在全国保持首位城市地位。其中,工业、外贸、投资等成为支持上海经济走出疫情影响实现反弹的重要动能。10月27日,在向媒体介绍上海三季度 ...

2022年前三季度,专家转全增长上海GDP累计为30956.6亿元,解读经济经济总量继续在全国保持首位城市地位。上海其中,前季工业、型反外贸、年正投资等成为支持上海经济走出疫情影响实现反弹的可期重要动能。

10月27日,专家转全增长在向媒体介绍上海三季度经济形势有关情况时,解读经济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阮青表示,上海今年以来,前季上海经济呈现出“平稳开局、型反深度回落、年正快速反弹、可期持续恢复”的专家转全增长V型反转态势,主要指标表现好于预期。

为何上海经济能够实现“V型” 反转?三季度GDP超3万亿元意味着什么?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副院长马海倩在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表示,三季度经济运行超出预期的数据表现,其实也在情理之中,是上海传统优势领域稳定发力与持续推进创新转型布局“新赛道”的结果。

她指出,具体来看,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里,工业、外贸、金融、投资、外资等成为牵引上海经济走出“深跌”、反弹恢复的主要动能。

数据显示,上海第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9%,增速高于全国10.1个百分点,上海全市工业生产已经连续4个月实现月度增长,其中9月份工业总产值达到4041.2亿元,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外贸方面,上海进出口连续三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月度贸易额连创新高,第三季度全市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6.6%,前三季度累计增长5.6%。

外资方面,上海1-8月实际使用外资163亿美元,同比增长8.4%。前三季度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6家、外资研发中心17家,累计分别达877家和523家。

金融业领域,至9月末,上海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9.11万亿元,同比增长13.4%。

马海倩分析指出,上海作为中国开放引领的窗口和高地,依托双循环战略链接的功能定位,外贸、外资、金融等优势长板领域形成稳增长的有力支撑。这些板块承受住了疫情的冲击,成为第三季度增长的主要引擎。

“除了传统优势的支撑作用,重大战略落地、新兴领域布局、重点区域发力,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马海倩说。

数据显示,上海前三季度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7.2%,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上升至42.5%,比重比上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分别增长65.4%、13.8%和5.8%。前三季度,全市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和智能手机产量快速增长,增速分别达到69.2%、61.3%和55.0%。

马海倩认为,上海近年来坚持推进创新转型,围绕三大产业、四大品牌、五型经济等谋划的一系列重大战略的落地和重大项目的布局,为上海经济疫后快速回弹、持续恢复注入稳增长的新动能。

她特别指出,此次临港新片区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总产值、税收分别同比增长42.6%、35%和28.2%,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战略产业的导入,让临港地区成为上海经济增长 ‘引擎’中的 ‘引擎’”。

与此同时,此次上海经济的快速复苏也离不开政策纾困“果断出手”和市场主体积极自救的结合。

上海市于3月底、5月底、9月底先后出台抗疫助企“21条”、经济恢复重振“50条”、稳增长“22条”三轮政策。据测算,截至目前,三轮政策叠加实施已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超过2400亿元。

2021年,上海全年GDP首次突破4万亿大关,成功进入“4万亿俱乐部”。今年,在复杂形势和多重挑战并存的局面下,上海全年GDP能否延续向好势头?

马海倩预测,三季度数据出台之后,上海全年经济实现正增长可期,但是同时也有许多挑战需要面对。“尤其是需要进一步激活市场主体的活力,特别是中小企业恢复元气的基础上,进一步迸发出新动能。”

此外,她指出,在消费端也仍需要进一步激活。受疫情影响,文旅等接触性服务行业遭受了严重冲击。虽然消费数据显示跌幅收窄,但是从消费领域的分层数据来看,尚未恢复到常态水平。

“这些领域的持续恢复不仅是在第四季度,也会延续到明年。如果这些领域能够显现出良好的恢复态势,将成为明年经济增长非常有力的支撑。”马海倩分析。

Tags:

相关文章

  • 学霸退学后

    综合

    蒋逸雯和詹敏。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蒋逸雯精心布置的房间。蒋逸雯和母亲签订的《成年过渡时期权利法案》。蒋逸雯右一)和外婆中)、表姐左一)在一起。 今年8月,蒋逸雯给男友小胖过生日。2000年出生的蒋逸雯一 ...

    综合

    阅读更多
  • “探底”情绪略有修复,超跌品种迎报复性反弹

    综合

    “探底”情绪略有修复,超跌品种迎报复性反弹事实上,6月中旬以来,大宗商品市场的回调,既有需求的因素,也有供给的因素,并且以美元流动性因素为催化剂。多重因素共振下,此前交易供给短缺和需求韧性的商品多头遭 ...

    综合

    阅读更多
  • 信用卡新规落地:试点线上展业 发卡、收费、授信乱象都要治

    综合

    作者: 杜川[ 连续18个月以上无客户主动交易且当前透支余额、溢缴款为零的长期睡眠信用卡数量占本机构总发卡数量的比例在任何时点均不得超过20%。 ]在征求意见6个多月后,信用卡新规落地,过渡期2年,正 ...

    综合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