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知识 >>正文
小鹏“起飞”
知识823人已围观
简介转自:北京商报20世纪40年代,福特汽车创始人亨利·福特大胆预言“飞行汽车迟早会出现”,如今预言正逐渐变为现实。1月30日,小鹏汇天发布消息称,其自主研发的两座载人飞行汽车——旅航者X2,已正式获得由 ...
转自:北京商报
20世纪40年代,起飞福特汽车创始人亨利·福特大胆预言“飞行汽车迟早会出现”,小鹏如今预言正逐渐变为现实。起飞1月30日,小鹏小鹏汇天发布消息称,起飞其自主研发的小鹏两座载人飞行汽车——旅航者X2,已正式获得由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颁发的起飞特许飞行证。这意味着,小鹏小鹏飞行汽车距离落地又近一步。起飞
获特许飞行证
随着飞行汽车研发提速,小鹏国内首款有人驾驶eVTOL产品特许飞行证落地,起飞车企间的小鹏竞争也从陆地“卷”向天空。
小鹏汇天发布消息显示,起飞旅航者X2成为国内首款提出申请并成功获批的小鹏有人驾驶eVTOL(电动垂直起降)产品。此次,起飞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根据《CCAR-21 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相关条款对旅航者X2进行审定,认可旅航者X2能在特许条件下安全地开展飞行活动,并颁发特许飞行证。据了解,特许飞行证是对尚未取得有效适航证或可能不符合有关适航要求,但在一定限制条件下能安全飞行的航空器可申请特许飞行证。
资料显示,旅航者X2是由小鹏汇天自主研发生产的两座载人飞行汽车,全机身采用碳纤维材料打造。“获得特许飞行证后,我们将继续开展一系列的载人驾驶测试,为公司后续的量产产品积累研发、飞行测试等数据和经验。”小鹏汇天相关人士表示。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旅航者X2获得特许飞行证,不仅进一步推进小鹏汽车飞行汽车方面的研发,也将让飞行汽车的发展再提速。
争抢万亿级市场
近两年,随着智能化汽车崛起,飞行汽车被认为将有望成为未来主流交通方式,包括大众、吉利等车企巨头与科技企业争相入局新赛道。据统计,截至2021年,全球已有超过200家企业或机构在研发约420种型号的飞行汽车产品,整个行业融资在20亿美元左右。
相继入局提速飞行汽车布局的背后,各企业争抢的是未来万亿级的市场规模。
相关报告显示,全球飞行汽车行业将在2030年达到30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并在2040年增长至1.5万亿美元。同时,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罗兰贝格发布的《城市空中交通——一种新型交通方式的兴起》报告预测,到2050年全球将有近10万架飞行汽车投入使用。
面对未来的市场规模,各企业也通过不同研发路径争夺未来主控权。
目前,飞行汽车产品路径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为采用陆空一体设计“能跑也能飞”;另一种则是以垂直升降载人飞行器作为研发重心,产品为开拓更为轻量便捷的空中交通市场而存在。此前,大众汽车发布的首款飞行汽车原型机V.MO,便属于电动垂直起降载人飞行器。
不同于大众汽车的路径,小鹏汇天则选择“陆空两用”的属性。小鹏汽车CEO何小鹏表示:“小鹏飞行汽车90%的情况下是开车,10%的情况下是飞行,也就是说,虽然小鹏汇天飞行汽车定位‘飞行汽车’,但主要使用场景还是在地面交通。”
“飞天”还需闯关
汽车电动化、智能化与航空领域的跨界发展,让“汽车飞起来”的技术障碍不再是难题,也让飞行汽车作为未来立体交通的运载工具在技术上成为可能。不过,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张扬军表示,飞行汽车要发展,还需闯关动力、平台和交通三大关键技术领域。
据了解,安全是在飞行汽车赛道上被外界最为关注的问题。张扬军表示:“飞行汽车无法像地面行驶汽车一样停在路边,必须提供应急恢复模式来确保安全降落和停靠,这是飞行汽车低空智能驾驶技术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不仅如此,在技术上,飞行汽车的电动电池需要克服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快速充电、长循环寿命和热安全性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同时,适航认证、“航线”制定、空中行驶规则、事故责任划分、空中执法手段等问题以及空中交通的基础设施、运营模式、经济成本等,都是飞行汽车未来发展中将要面临的挑战。
虽然商业化落地仍面临诸多难题,但国家层面正在积极鼓励这一产业的布局。去年3月,交通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的《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要求,部署新型载运工具研发:部署飞行汽车研发,突破飞行器与汽车融合、飞行与地面行驶自由切换等技术。
张扬军表示,随着汽车和航空电动化、智能化技术的跨界渗透与融合发展,智能交通设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未来飞行汽车的地面行驶功能属性必将得到实现和强化。
北京商报记者 刘洋 刘晓梦
Tags:
相关文章
为市场引入源头活水 易方达汇添富嘉实南方等多家基金公司上报北证50指数基金
知识北京11月22日电 记者 张舒琳)11月21日,北交所首个宽基指数——北证50指数重磅上线,备受市场关注,多家头部基金公司竞相上报相关指数基金。业内人士认为,北证50指数中小成长风格显著,且成分股估值 ...
【知识】
阅读更多2022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稳定增长
知识● 本报记者 王舒嫄商务部1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32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折合1891.3亿美元,增长8%),保持稳定增长。其中,引资结构持续优化。 ...
【知识】
阅读更多网购年货,有人欢喜有人愁
知识春节临近,年味浓厚,本市众多市民网购的年货在期待中陆续到货。然而在打开包装验货后,却是有人欢喜有人愁。记者了解到,尽管线上下单、送货上门的网购提升了人们采购的便利性,但是一些商家不重视商誉、套路消费者 ...
【知识】
阅读更多